顯示具有 ic 設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ic 設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台積電不能再做台灣的經濟火車頭--談成長與分配。

一般會將成長與分配這個視為兩種不同的概念,
但是其實成長也能帶動重分配的形成。
因此解決許多問題。
當有成長的時候
社會比較有新的機會出現
自然就造成新的富人帶動
而新富人周遭的也是一個新的財富效應。
我們上一代所處的就是這樣的時代
另外就產業的增長也有許多好處
例如中國的手機由小到大
自然而然的帶給一些新的機會給打進供應鏈。
所以成長可以說是經濟的頭一件重要大事。
所以我們邏輯上可以說台積電的成長應該是台灣經濟排前頭的重要目標,
但成長也不是相同
對台灣的經濟來說,目前台積電的增長
對經濟的帶動不如以往,相當有限。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融合型組織的例子以及難以摹仿性


舉兩個例子
貿聯是一家連接線廠商,老闆是台灣人梁華哲,但它的總部並不是在台灣,而是在美國。所以她有美國的貼近客戶優勢,但是它的工廠不在美國而是在深圳,蘇州。這樣的公司正跟梁哲華的經歷一樣,從聯電到美國的cadence到台灣的大連電子(老牌的連接線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
所以他們有台灣人對於工廠的成本管理,同時總部在美國,創造了一個藍海,有利於業務的拓展。
融合了兩個地區不同的優勢,就是貿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