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日本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是害經濟而非救經濟。

我的標題更想用確定的形式
但為了精確一點我還是加了可能。
我並不是說日本經濟會崩盤
我是說寬鬆的貨幣政策,
使得日本的經濟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固的狀態上
只要任何一點點的衝擊一來,日本的經濟就會崩盤。
我們對於寬鬆貨幣政策,降低利率,進而可以救經濟的這個信念
最主要來自於一種經驗法則
在過去的經濟衰退中,帶來了還不錯的成效
(我們這邊先不管較為長線或許這樣的政策帶來的困擾。)
然而現在的環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負利率
而我們依然相信這個因果關係的存在,這本身就不合邏輯。
雖然經過“理性”的推敲可以推測一個過程
例如利率降低,投資增加之類的
表面上看來沒問題,但這等於是將一個在大腦中模擬的世界
放到真實情況當中,這一點恰恰好並不科學。
也就是日本央行相信的這件事
不見得會發生,而他相信的基礎是很薄弱的。
當然就經濟學家喜歡的數學式當中,負利率歷史是存在過的
也就是利率減去通膨率的“實質利率”是負的。
但恰巧就是這個數學式的“實質”利率,不存在現實當中。
所有經濟的參與者,面對的是真正的名目利率
他們只感覺利息很低很低,
對他們來說通膨也很低甚至是負值這件事,
心靈慰藉的程度遠大於實質。
於是我們看見日本的銀行到國外去買利率高一點點的債券
因為日本的國民,仍然有儲蓄的需求。
這沒什麼問題,但是這些銀行多數沒避險就有問題了
因為例如美國國債,利率也不到2%
因為避險成本相當高的時候,避險後根本沒什麼利潤可言
也就是日本的負利率,將日本的國民處於一個很高的匯率風險
一旦日幣貶值,而且不用大幅貶值
貶值2%,輕易的讓日本的儲蓄人變為虧損
收入減少了,自然影響消費者支出
另外銀行的收入減少了,也使原本應當增加的銀根,變為緊縮
因為要挖東牆補西牆,或許提高一點手續費。
這是我提的第一個超寬鬆政策所承擔的後果----匯率風險。
或許有人會說匯率的風險,每個國家都有
然而日本是讓他匯率的風險變得超級大
因為只要匯率貶值一點點,國民的儲蓄就會血本無歸
而任何的市場要有這麼一點點波動,都相當相當容易
而日本的超寬鬆政策,剛好使得它比一般狀況更加容易一些。

第二個風險則是外國的債券風險
我相信銀行不可能只投資美國公債,畢竟利率也不高
應當也有一些投資在較高利率的債券
而一般來說就是較高的風險
例如投資在法國,西班牙,日本就較高暴露在這些國家的經濟風險下,而這是有連帶效果
一旦這些國家的債券下滑,效果與剛剛提的匯率下滑一樣
而也不用所有的債券都出事
只要pool裡面的一個債券出事,
連帶的銀行的所有投資都會被重新嚴格檢視
銀行淨值下滑,又是一個縮銀根的效果。

第三個風險,更為嚴重。
會使得日本央行無法退場
而且使得日本經濟落入萬劫不復的長期衰退。
或許是美國的量化寬鬆退場成功
讓日本央行對於成功退場也充滿信心。
但若日本央行持續購債
最後幾乎會沒債可買
這時候只有左手發債,右手買債一招
而日本的負債佔gdp已經到230%,
過去在利率1%的時候利息約當是一半的歲入
若日本負債佔gdp逼近400%
那麼日本的利率一樣在1%的時候,利息將會吃掉全部的歲入
因此連日本政府都會怕通貨膨脹發生
因為利率上升一點點會把政府直接搞垮
這是一個負利率實施到最後的最差前景
負利率不見得會使日本崩盤
但是將日本推到一個懸崖的邊緣。
或許這會是比較遠的將來
但預期這件事厲害的地方是
只要市場開始擔心,這件事就會提前反應
而一旦開始左收發債,右手買債
市場的擔憂就會開始了。

結論來說我認為日本央行是陷入了一個錯覺
他們認為自己可以預測,控制所有的後續過程。
但實際上這樣的信念是沒有任何根基的
看看日幣升值這件事,就是其中一個證據
他們不能預測市場與所有參與者形成的複雜系統。
當然所有央行都傾向有這種錯覺
然而日本直接進行負利率的超寬鬆政策
則是在這種錯誤信念下進行大動作
當然我不否定他們最後成功的可能性
也就是通膨上升,日本經濟回溫。
但我的意思是表達失敗的可能性可能更大
而且一旦日本的超寬鬆維持更久
就越不可能退場,經濟也越不可能復甦
日本央行是自己在國家的經濟成長率設下天花板。
日本央行是矇著眼睛用盡全力射標槍,
而我剛剛提到幾個體系崩潰的例子
只是我能想到的幾個風險而已。
在市場上有其他的未知風險,不會意外。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快樂的追尋

常常發現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我思維不同
所以可以由此推論,過去的快樂與現在的快樂判斷標準有所不同
所以追求現在的快樂說不定是造成之後回憶時的痛苦。
所以在追求幸福快樂的時候,似乎應該以較為有持續力的為主


也就是說經驗重於體驗,回憶重於當下。
這似乎與一般常說的活在當下有衝突
然而其實兩者互相獨立,
所謂活在當下並非不顧一切地追求當下的快樂
而是徹底,認真的把握這一個隨時流逝的片刻
所以每一個當下要認真的活
但並非每一個當下都要追尋最舒適,或最滿足的感覺。

2015年1~9月出口衰退的原因以及之後可能的變化

在今年的1~9月
明顯的我們會觀察到的是進出口的下降
這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學說
現在到一個關鍵期,正是這個學說的考驗,也是他能否持續的關鍵
首先不進則退
如果他不繼續演化,他就很難繼續下去
出口的下降,要以國內市場的影響作為結束
我們沒有看到這樣的消費衰退,至少在臺灣是這樣,中國也是如此。
第二個,當初推動出口下降的動力
美元的去槓桿,以及導致及互相影響的石油去槓桿
目前看兩者皆告一段落,
除非美國升息不然很難繼續下去。
也就是“目前”我們沒看到他也就是出口惡化繼續演化的根據
所以在這個考驗期,他很可能會走不下去
因而產生反方向的力量,
直到下次美元再上升,去槓桿為止。
或者甚至是即使在這種狀況下,開始侵蝕到整體所謂進口國家經濟增長的東西。






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手機代工大環境與華冠

以大環境來講,
手機委外從以前到現在的兩大主力就是moto,sony
moto幾經易手,
sony也在逐年的衰退當中
華冠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增加新的客戶
而唯一的新增量出現在中國品牌
而組裝業門檻低
中國的業務關係就在中國解決
華冠可以說陷入了困境,或者說死境。
華碩的zenfone可以說近年唯一的非中國品牌手機成功的。
但華碩在先前的晶片是用intel的
這造成幾乎毫無intel晶片經驗的華冠難以跨入
然而當華碩量大了之後
也想要分散供應商,降低成本
於是開始使用mtk以及高通的晶片
華冠才有機會打入
而華冠2015年在印尼設的廠,
是打入zenfone供應鏈關鍵的籌碼。
這讓華冠終於跨出之前陷入的境地
而保有一線生機,
而有了生機,以後才有轉機的機會。
而我們看到華冠的巴西廠,過去幾年也表現得很好

所以華冠之後的重點,可能會落在這些非中國的廠區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