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必要的。
模仿幾乎就是學習的第一個步驟。
所以當有新的事物產生,
我們會以模仿當第一個學習的動作。
學新的舞步,學新的語言,包括--新的產品。
而三星正是一家理解到模仿重要性的公司
因而把這種模仿透過每一次的成功,滲透進入公司的骨子裡頭。
沒有人不會模仿,
問題是通常一次只能選擇一種立場。
三星大概是一家最注重對手動作的公司了,
但當你非常關注對手動作的時後
相對的精力放在新的,未知的創新上自然就少了。
所以重點不在於模仿,
而在於過多的模仿,就像很多東西一樣,太多了就不好了。
不過三星的note 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
因為它發現了在只想帶一樣產品,但同時想擁有手機與平板功能,這一塊未被滿足的領域。
也滿足了消費者用手寫的習慣,
看起來三星的確有變得比較創新了,
但是就跟觀察人一樣,需要更長時間去看看三星是否真的改變了。
而即使三星未來真的變得更創新導向,也更需要時間觀察,
公司開始轉往另一個策略,需要看看他在另一個領域是否一樣有競爭力。
三星在若採快速模仿策略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在創新這塊路,卻是還需更多證據佐證,而兩條路要並存,我認為很難很難。
而三星從近期報導他們對於iphone 5的快速反應的廣告
我認為他們還是一家注重對手,比注重創新多的公司。
附註
note創新難度
由於三星有做7吋的平板,而在當時就有許多聲音希望她有通話功能
而一個可以通話的平板,若是要當作手機用勢必要縮小
所以我認為不是一個很困難的發想。
而蘋果當時是一家若覺得這產品很蠢就不會做的廠商。
而當時並沒有另一家平板成功的廠商,
所以成功的平板/電話android廠商,就僅僅只有三星,所以它做出了galaxy note。
而三星的平板為何成功,還是來自於快速模仿這一招,
而為甚麼三星的快速模仿可以效能這麼高
來自於面板,記憶體,以及處理器三種重要零組件的供應,
所以快速模仿才是三星過去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方式,
當然現在可能是一個轉捩點,但所得到的證據遠不如快速模仿來得充足。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HTC在手機品牌如何脫穎而出
htc品牌銷售量=htc舊用戶*留存率+非htc用戶*移轉率
先讓我以這個公式開始探討htc應該怎麼做才能使手機銷售的好,一個就是增加留存率,或增加移轉率。以本來非htc的用戶來說,如果一個消費者轉換手機,他首先會感覺到的是手機好上許多。因為智慧型手機的進步非常快,包含處理器,面板,android的版本都更新的非常的快。實際上根據調查,美國平均換手機的時間是在兩年,而他是調查全世界最快的國家之一,所以若我們再保守點,將智慧型手機替換時間設定為一年,那麼不管他從哪一個牌子手機轉換到另一個品牌,他通常都會覺得後面轉換的品牌比較好。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創新算是持續競爭優勢嗎?
只要一家公司的競爭優勢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這個優勢是很難摹仿的話,它就能一直在潮流上,因為能滿足這種需求的公司相對稀少,也就沒有週期的問題,你就能投資它一輩子,這是我對持續長期競爭優勢的理解。那麼如果一家公司的競爭優勢就是創新呢?實際上蘋果就是這樣一間公司,它從頭到尾的競爭優勢都是創新,從第一台個人電腦,到ipod,到iphone都是這樣的東西。實際上創新可以作為一種競爭優勢,當然很好,但是以投資的角度它最大的缺點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電子書只是短暫的銷售量下滑,長期仍然不可取代
專用的電子紙閱讀器在2012年上半年出貨量衰退3成,難免讓人懷疑他未來會不會就這樣消失。然而經過Pew research調查,電子書的擁有者比非電子書的擁有者看更多傳統書籍,另外JP Morgan研究調查40%的ipad擁有者同時擁有kindle。所以綜合以上所述,基本上很大一群消費者同時擁有電子書,平板以及傳統書籍。這個原因就在於這三者各有不同的特質存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