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升級內需才是外銷的活路

我認為應該重力發展內需,
這樣想並不是覺得外銷不重要,
而是認為不應一直跟著以前的政策慣性走,
而是去看在現在這時候,怎樣最合適台灣。
台灣這時代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大家也不是過得多不好
所以上一代的人才有草莓族這種貶詞出現
但苦不苦是相對的
大家都窮的時候其實也沒那麼難過
我認為是停滯,停滯才是問題。
停滯了,大家也就不再有任何的夢想
殭屍經濟,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根源出在哪裡
最常被講的問題在停滯的薪資
而停滯的薪資,根源之一在這些製造業上,
尤其是外銷主力的電子業身上。


台灣從頭到尾的競爭力其實都根源在CP值的思路之下
例如我們的品質雖比不上日本
但比他們便宜,交期也比較好之類的。
我不知聽了多少公司從上到下這樣說。
所以當然,其中之一的作法就是製造業升級
但也不是說升級就升級
誰不想價格高一些
中間除了努力以外,這台灣不缺
還有時間,這其實也沒什麼
但最重要的是度過了這漫長的轉型
還不見得拿得到訂單的風險,
所以企業主才選擇在這樣的框架繼續玩
繼續從豆腐渣再擠一點水出來。
但路不轉人轉
說到底我們要的是質的上升
然後價格的上升。
這在內需相對容易做到。
因為總有人直接面對消費者,
而即使台灣消費者在這樣的環境下
要的還是更好的產品(雖然有時還是只想便宜,便宜)
因為這種事攸關於自身,
而不是某種要賣去不知那裡的產品。
所以會比較容易改變
之前的食安風暴就是一個例子
吃下去感覺不舒服,會生病,會死掉(可能太誇張了)
這種恐懼會去動搖到我們長久的價值觀(cp值)
於是我們從我們原本吃的50,60元便當
升級到70,80元
可能會有人質疑70,80元便當的來源,例如油也不見得健康
但只要消費者在意,廠商就有誘因盡力去展示出來他們的產品是健康的。
近期來最明顯的例子,來自雞蛋
我記得小時候去雜貨店買一顆三塊吧
但現在一顆到了十塊不只
追求的除了比較好吃以外,應該也是覺得比較健康吧
而雞蛋原本絕對價格比較低,就比較漲得動,漲得快
但這跟廠商努力的包裝,
東西升級,強調無毒,人道
是脫不了關係的。
以邏輯上來說
對於這些針對食品,內需升級,追求品質的廠商
依然會遇到台灣製造廠商升級後但沒訂單的風險
但在電子業,廠商幾乎都不是終端品牌
下游品牌商會對供應商操弄,
還有習慣性的要求每季降價
然後世界上永遠有更便宜的供應地方像是中國,或者以後的可能非洲
這些都是很大的結構性因素,甚至不是台灣一地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但在內需,連小農都可以直接賣米給消費者
或跟餐廳產地直送
(原諒我都舉食品業的例子,比較熟悉,比較看得到)
沒有一個努力一定有結果的事情
但與我們的電子業相比他的投資風險比較低,比較可能成功。
所以我們看到鴨間稻,我們看到微熱山丘
在電子業我們看到什麼?
還不就一直的被下游客戶操弄再操弄,
蘋果要下游零組件每年大幅的資本支出
現金流出永遠大於流入
或者每年調整供應商比重來達到降價的效果
並不是什麼新聞,這些都太多了,越做越委屈。
或許有些反對的人會說到台積電當例子
他本身的地位來說確實是相對的穩固。
然而我曾經在另一篇提到,台積電對於台灣的附加價值越來越低了
主因他的供應鏈主要都不在台灣,
靠在他身上的ic設計業也幾乎消失
現在就連股東也不在台灣了
(很難想像台灣政府去大力扶植的企業卻只佔6%,是不相信他的持續性嗎?那又何必大力扶植)
對這塊土地的附加價值真的滿低
第二個,除了台積電,大立光,台灣還有什麼提升值的電子相關公司嗎?
或講明確一點,毛利率在上升趨勢的嗎?
而台灣能只拿這兩家公司出來說嘴就可以提升了嗎
所以升級內需才是一切的解答
人口少,不能成為內需強國是一個刻板印象
實際上我們永遠要追求的是人均收入的提升
所以雖然我們的分子小,但我們的分母也小
第二個2300萬的人口,在世界上並不小
澳洲大概也只有這樣人口而已。
或許又有聲音會說,這是一種沒有國際觀的看法,井底之蛙之類的
然而搞內需並不代表眼界小,心胸窄
台灣內需做最好的人是徐重仁
而他目前做最多最好的一件事
就是學習國外的相關產業,引進台灣。
學習國外好的來台灣搞,才是內需的王道
沒有他就沒有7-11,就沒有星巴客。
誰敢說換他來做會比徐重仁更好。
這不叫國際觀,什麼是呢?
看到國外的生活好,環境舒服
所以台灣也想發展好,環境舒服
這不是國際觀嗎?
還是繼續外銷台灣土地無法負荷的塑化,沙石,鋼鐵叫做國際觀。
又有一種聲音在談論:
若政策重在內需
就會使外銷被放棄
這好像有點道理
畢竟精力有限
但讓我們換一個方式問
過去不管那個政府,政策一路以外銷為重
我們的外銷,跟電子產業不還是陷入困境!
主因在於整個產業結構,歷史現實
個別國家,公司很難一己之力去更改。
我們進到台灣歷史重心的外銷
要讓外銷好,我們需要創新,要主導力
這也是老掉牙了,喊都很簡單。
但要怎麼做到?
反而是要到內需裡面去找
當有很強大的消費經濟
有很強烈對生活品質提升的意願
這個經濟就會產生一些新玩意
而這東西運氣好就會是全世界上足夠多人都類似偏好的。
這樣的點子,這樣的內需
成為一個生活大國。
才能為產品經濟注入活水,
台灣目前外銷最好的產品是面膜
因為台灣女生對面膜的需求很強
所以即使以內需為基礎,我們都有兩三個不錯的美妝公司,
像是TT面膜的波特嫚,像是Dr. Wu的達爾膚,像是寵愛之名
這些在台灣流行的面膜,在國外不能賣嗎?
TT面膜在法國就是市佔第一,寵愛之名也名列國外sephora通路前三
再換另一個角度講
若不是台灣自身對美妝,面膜的市場起飛
這些面膜產業還會有現在的規模,還能夠資源外銷進去中國或馬來西亞嗎,
而台灣的化妝品相關代工存在已久
可見內需的起飛才是這個產業崛起的主因而並非製造面的優勢。
所以發展內需,把國內消費市場搞大搞強
跟外銷並沒衝突,反而有所幫助。
甚至可以說是目前幫助外銷唯一的方式
說坦白點,除了操縱匯率
政府能幫到外銷的產業什麼。
而操縱匯率,使他偏低,傷害的正好是台灣本身的消費者。
記得前些年ecfa要簽訂,大家有多興奮,期待有多大嗎
但我目前連一個真的有受惠的公司,都想不出來也找不到
而ecfa的不如預期,也沒啥人再拿出來談了,其實有點諷刺。

鄰近新加坡的品牌,讓我印象深刻
Osim,詩肯,Charles&Keith, bread talk
全部都是日常會碰到的東西的品牌
反觀,台灣有什麼品牌賣到那邊去
Asus ?然後可能沒有了
是什麼原因他們比較會做品牌?
我自己覺得就是一個很強的內需
而這中間他們做為一個充滿外國人的城市幫助很大
外國人收入高,本身消費力強
等於做大了他們內需
那麼,香港為何沒有?
香港因為特殊的歷史,地理
他本來就是個金融大都,貿易大都
這兩件事情做得太成功,反而讓他們在商品製造,自有品牌領域做得少。
像是利豐這樣公司的能量,他要做自有品牌可說綽綽有餘
但他貿易,代理的太成功,反而排擠了這樣的動力
新加坡沒那種環境,貿易也是後起之秀
只好開出品牌的土壤,
而台灣也有機會做到有這樣的土壤
這並不容易,但至少比提高電子產業的毛利率容易。
台灣國家小,出現適於外銷產品的機率就低
所以要想辦法提高這種機率,就是要提高內需的強度
同時也因為台灣小,需要的成功例子也比較少
就可以餵養整個國家的發達。
而且內需部份,政府能夠控制的變數就比較多
例如商圈的基礎建設,怎麼讓行人好行走,怎麼讓逛街的人更舒服
怎麼配合節日的活動,怎麼進行商圈的更新
怎麼讓新的有創意的產品起來,
怎麼給予創業廠商相關的幫助,
如果一個產業已經有明顯起來的勢頭,像是面膜
重來一次政府可以做什麼?
時間回到08,09甚至是03,04
政府如果不要那麼遲鈍,應該可以發現一些態勢
現在再做晚了些但總比不做好。
尤其這幾年最大的台灣美妝出口的中國銷售退燒
以至於外銷大致維持在高原期更是一個不進則退關鍵的高原期。
可以怎麼樣去做給予幫助,我覺得很感興趣可以再開一篇研究
但首先是比較簡單的,若已經有在內銷站穩腳跟的公司
政府可以給予資金面,跟在外銷地的辦事處的協助讓他可以拓展外銷市場。
另外如天下這篇文章所說的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5930-敷出美麗商機+面膜出口值五年翻一倍
可以設立台灣館這種方式。
另外一點,則是可以直接跟間接的方式培植新的公司。
我們不能去影響消費消費者去買更多面膜,也不能去使他們更有競爭力
但當公司多,競爭多,互相刺激下會是更有競爭力的廠商勝出
更有競爭力的商品,自然有更多的人買
更有機會外銷。
設獎勵競爭是另一個方式
如最佳保養品競賽,譬如獎金有個300萬對於新的小公司就很有吸引力
像是寵愛之名過去可以打響品牌
他的生物纖維的面膜這個起家產品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多幾個這樣的公司,我們的美妝產業就越強。
在這當中,也可以找到有能力但缺乏資源的公司
而國家發展的創投實際的進入也是一種
說真的,我覺得認真的在美妝展逛一圈
應該就會找到投資對象
我其實滿奇怪的,台灣的美妝都有許多國外創投插旗
LV投資Dr. Wu,莎莎入股Neogence,
連外國人都知道這是個機會了,我們不知道?
這些錢也比拿錢用來護盤來得好,畢竟長期來看護盤沒什麼效果。
這些有錢來投資股市的人,賠光了也不應該是政府應該保護的人。
對於內銷有好多政府可以做的事
而不像外銷電子產品有許多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變數。
像大家喜歡提的創客或文創
難道不是要從內銷開始
而是一下子就要到國外提案嗎?
再回過頭談GDP
近四年的淨出口對gdp貢獻都在0.4%以下
當然我們不能以四年就當作未來的趨勢
但發展內需對經濟沒壞處
至少可以對貿易的不景氣比較有抵抗力
而這幾年出口弱,可能代表這種cp值的商業模式也玩到盡頭
電子產品總量不增長,新的模仿競爭者又一下跑到前面
與其陷在解決這結構性的外銷問題
不如以內需做為解開這困境的鑰匙。
看來目前政府是有注意到這點,
但政策的細節還是不明朗不清楚
就像他們的其他政策一樣,而口號永遠是最容易的
也最容易變成嘴砲。
至少期待政府第一步明確的出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各位留言
能與大家交流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