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與群體交往中,
我認為公平是非常容易引起爭端的概念。
在整個我們的價值觀形成當中,
公平概念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但我們現在的生活型態變得比較複雜
加上現在的型態在分工上不屬於部落這種上下關係
以致於公平的概念非常容易造成爭端,
因為事實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公平的
假設有兩個人,領一樣的薪水
表面上很公平,
但其中一個人一定會認為自己做的比較多
或者比較有價值,應該要領更多的薪水
這種比較不僅僅是不快樂的源頭,也是爭端的源頭。
所以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
需要找到一個概念,來替換這個公平的概念,而達到更好的狀態。
我認為適合的概念就是以目的為導向。
譬如說夫妻之間的家庭清潔工作
不再是以兩者的平均分配為基礎
而是整個家裡能夠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好的清潔為目的。
當然了這樣也很容易讓家事都偏於一方,
然而在家庭的清潔目的的更上層
還有夫妻感情和睦的更上層目的,
那麼在這個目的上出發,讓一個人負擔全部的家務是不合理的
另一方就會給予補償,但不見得是在家務這部分。
所以以一種目的為導向,而非公平為導向的原則來與人交往
不論是職場,或家庭,甚至玩樂的時候,我覺得都會比原本更好。
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
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風險概念與兩岸
我們都知道中國很有可能進攻台灣
所以主張台灣應該多親近中國的論述中,
有非常大的一部分都是以台海安全當理由,
所以其實不只一次聽到譬如罷免了韓國瑜
中國來打,難道那些人要上戰場之類的話。
但我們今天其實不討論這個,
我們討論風險與付出,
因為中國在現在的狀況下是可能會打我們
而不是一定會攻打我們
所以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時,他變得更加的複雜。
我想要問的問題,實際上是
為了避免中國可能的攻打,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有一派人,可能並沒有過多的思考,認為就是盡一切代價避免
也就是台灣直接投降,歸為中國一省。
表面上看起來這樣很極端
但她為什麼會是錯的,
戰爭是這麼可怕的事情
生命與財產都不保,這麼避免都不為過不是嗎?
所以重點就在於他並不是一定發生而是可能會發生
然後我們為了可能發生的狀況,付出非常大幾乎與戰爭同等的代價。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們的周遭並不少見
保險就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
為了一個不見得會得到的癌症,我們去保癌症險就是這樣的行為。
而一般通用的法則是保險不超過收入的10%
所以我們為了得到不戰爭的代價,可以付出大約一成相對應的成本
而那個成本是什麼,就可以去衡量,但他有一定的範圍
譬如直接投降,直接歸為一省很明顯不是10%的比例,
但是如果與他親善,維持一個友好關係,
增加中國對我們的依賴度,其實是一個相近的比例,甚至不到
所以之前國民黨也是這樣做的,
但問題就在於這並非這麼單純,
譬如台商去那邊設廠越來越多這件事
表面上是增加雙方的互相依賴度,
但實際上好像也是冒了了我們整個技術被模仿走的風險
實際上這件事也是已經發生了。
而且重點在這個交往的過程中
感覺上是台灣依賴的中國比較多,而非相反,
所以這並不是保險,這只是依賴。
怎樣才是保險,其實這次中美貿易戰反而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例如華為斷鏈了,由台灣的廠商補上,
但除去台灣很多東西也沒能力補上以外
只是到底應該怎麼做,我覺得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畢竟我們的軍備基本上還是維持美國
自給自足的比例還不夠,
而台海中國最大的忌憚還是美國的軍隊。
畢竟中國很聰明,而且美國也不是簡單的國家
如果在美國政府全力實施貿易戰的當下
我們來對中國政府全力的支援
很有可能我們就會觸怒美國,
所以台灣其實很難真正的遊走在中間,這樣的空間可能比走鋼索還短
可惜戰爭是沒有真實保險存在的。
所以主張台灣應該多親近中國的論述中,
有非常大的一部分都是以台海安全當理由,
所以其實不只一次聽到譬如罷免了韓國瑜
中國來打,難道那些人要上戰場之類的話。
但我們今天其實不討論這個,
我們討論風險與付出,
因為中國在現在的狀況下是可能會打我們
而不是一定會攻打我們
所以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時,他變得更加的複雜。
我想要問的問題,實際上是
為了避免中國可能的攻打,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有一派人,可能並沒有過多的思考,認為就是盡一切代價避免
也就是台灣直接投降,歸為中國一省。
表面上看起來這樣很極端
但她為什麼會是錯的,
戰爭是這麼可怕的事情
生命與財產都不保,這麼避免都不為過不是嗎?
所以重點就在於他並不是一定發生而是可能會發生
然後我們為了可能發生的狀況,付出非常大幾乎與戰爭同等的代價。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們的周遭並不少見
保險就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
為了一個不見得會得到的癌症,我們去保癌症險就是這樣的行為。
而一般通用的法則是保險不超過收入的10%
所以我們為了得到不戰爭的代價,可以付出大約一成相對應的成本
而那個成本是什麼,就可以去衡量,但他有一定的範圍
譬如直接投降,直接歸為一省很明顯不是10%的比例,
但是如果與他親善,維持一個友好關係,
增加中國對我們的依賴度,其實是一個相近的比例,甚至不到
所以之前國民黨也是這樣做的,
但問題就在於這並非這麼單純,
譬如台商去那邊設廠越來越多這件事
表面上是增加雙方的互相依賴度,
但實際上好像也是冒了了我們整個技術被模仿走的風險
實際上這件事也是已經發生了。
而且重點在這個交往的過程中
感覺上是台灣依賴的中國比較多,而非相反,
所以這並不是保險,這只是依賴。
怎樣才是保險,其實這次中美貿易戰反而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例如華為斷鏈了,由台灣的廠商補上,
但除去台灣很多東西也沒能力補上以外
只是到底應該怎麼做,我覺得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畢竟我們的軍備基本上還是維持美國
自給自足的比例還不夠,
而台海中國最大的忌憚還是美國的軍隊。
畢竟中國很聰明,而且美國也不是簡單的國家
如果在美國政府全力實施貿易戰的當下
我們來對中國政府全力的支援
很有可能我們就會觸怒美國,
所以台灣其實很難真正的遊走在中間,這樣的空間可能比走鋼索還短
可惜戰爭是沒有真實保險存在的。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兩岸戰爭的可能性中,什麼樣的概念是錯的
兩岸關係太複雜了,所以要討論什麼是對的很困難,
但就像批評遠比建設簡單,有些流行的概念很明顯是錯的
我們這一篇就來說說看。
一,只要台灣不挑釁中國,中國就不會打台灣
這一種想法很像把國家當作隔壁家的惡霸,
但國家其實是一種理性到不帶情感的怪物。
中國一向從來沒說過上述的言論,只說過要統一台灣
不排除任何選項,
所以這只能解讀成只要不統一,就可能會打台灣,
但並不能再往上述不挑釁就不打這樣延伸,
這是邏輯的謬誤。
從國家的觀點來看,打不打只有成本與受益的考量
而受益很虛無縹緲,得到一個完整的'中國'價值多少很難衡量
所以他們衡量的是成本,
一直以來都是拿下的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不打
跟感情什麼的也沒啥關係,
不然他們對新疆西藏,怎麼也沒有這樣同民族的同情心。
二,只要依靠美國,中國就不會來打
這一樣是天真的想法,一旦露出什麼樣的態勢,
讓他們覺得美國不會來援的這麼快,
而台灣有可乘之機可以攻打,他們就很可能會打,
所以最終還是自己的力量要夠強。
三,只要友善於中國,台灣就會是安全的
這基本上是過去國民黨的路線。
從短期上是對的沒錯,但並非因為友善而讓他感到溫暖
而是因為他如果看起來有更低成本的選項
他可能就會選擇這種慢慢地吞噬,
先是三通,後是飛軍機,之類的方式
但長線來看只有把台灣變得更危險的地步。
四,只要不叫台灣,叫中華民國就不會有事
其實跟前面幾條也一樣,也是一樣把國家人格化成
隔壁的鄰居流氓一樣的謬誤想法。
以上聽起來想法似乎很在支持台獨的主張,
或許有點吧,但這不會是主要的目的,
實際上去挑釁他,跟他不友好是增加近期的危險
而我們其實很難承受這樣的危險,
但話說回來兩邊都好,而不去依靠美國這個盟友
似乎也太小看兩個大國了,
身為一個小國不得不選邊站,這算是小國的悲哀吧。
但就像批評遠比建設簡單,有些流行的概念很明顯是錯的
我們這一篇就來說說看。
一,只要台灣不挑釁中國,中國就不會打台灣
這一種想法很像把國家當作隔壁家的惡霸,
但國家其實是一種理性到不帶情感的怪物。
中國一向從來沒說過上述的言論,只說過要統一台灣
不排除任何選項,
所以這只能解讀成只要不統一,就可能會打台灣,
但並不能再往上述不挑釁就不打這樣延伸,
這是邏輯的謬誤。
從國家的觀點來看,打不打只有成本與受益的考量
而受益很虛無縹緲,得到一個完整的'中國'價值多少很難衡量
所以他們衡量的是成本,
一直以來都是拿下的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不打
跟感情什麼的也沒啥關係,
不然他們對新疆西藏,怎麼也沒有這樣同民族的同情心。
二,只要依靠美國,中國就不會來打
這一樣是天真的想法,一旦露出什麼樣的態勢,
讓他們覺得美國不會來援的這麼快,
而台灣有可乘之機可以攻打,他們就很可能會打,
所以最終還是自己的力量要夠強。
三,只要友善於中國,台灣就會是安全的
這基本上是過去國民黨的路線。
從短期上是對的沒錯,但並非因為友善而讓他感到溫暖
而是因為他如果看起來有更低成本的選項
他可能就會選擇這種慢慢地吞噬,
先是三通,後是飛軍機,之類的方式
但長線來看只有把台灣變得更危險的地步。
四,只要不叫台灣,叫中華民國就不會有事
其實跟前面幾條也一樣,也是一樣把國家人格化成
隔壁的鄰居流氓一樣的謬誤想法。
以上聽起來想法似乎很在支持台獨的主張,
或許有點吧,但這不會是主要的目的,
實際上去挑釁他,跟他不友好是增加近期的危險
而我們其實很難承受這樣的危險,
但話說回來兩邊都好,而不去依靠美國這個盟友
似乎也太小看兩個大國了,
身為一個小國不得不選邊站,這算是小國的悲哀吧。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台幣匯率的走勢與股市
當外國人投資股市時
匯率是很重要的參考要素
當一國匯率看貶的時候,基本上就部會進入這個市場。
台灣的股市,近期相對近鄰的韓國
印尼,都顯得相當的強勢,我認為匯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我們看到首先2016年初,到2018年初台幣的走強,一方面反映美金的弱勢
一方面台灣在貿易基本面的好轉。台灣出口年增率出現在2017年9月的23%,而從2018/03之後出口年增率上基本就連續下滑。
匯率是很重要的參考要素
當一國匯率看貶的時候,基本上就部會進入這個市場。
台灣的股市,近期相對近鄰的韓國
印尼,都顯得相當的強勢,我認為匯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我們看到首先2016年初,到2018年初台幣的走強,一方面反映美金的弱勢
一方面台灣在貿易基本面的好轉。台灣出口年增率出現在2017年9月的23%,而從2018/03之後出口年增率上基本就連續下滑。
所以這邊最有趣的就是201905之後台幣的漲勢,因為美元指數在201801之後都是強勢的,這邊的強勢是從何而來。
這當中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貿易戰,
但貿易戰並不是從201905才開始,為什麼這時候台幣才轉強。
我認為主要台灣廠商產能依賴於大陸
在貿易戰初期還來不及做調整,基本上是受害的狀態。
201905美國出台了禁止IT零組件出口到美國的禁令
這使得台廠得到了美國與中國的雙向轉單,
我們可以從台積電最近被美國,中國兩邊爭取的事件
可以作為台灣整體地位的一個縮影。
所以在這個狀態下,除非美元大幅度的轉強
不然台弊應該還是處於一個強勢的地位,
至少也會維持到川普連任或不連任總統為止。
而這個對於台灣的股市是一個順風的助力。
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以強國為鄰的歷史經驗下台灣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有很多的論述
我試著做的是在一個歷史的相似性來陳述
而一般最喜歡的是一些假設下的邏輯推演
這方面的論述很多,
我不是很喜歡,因為投資過程經驗當中
我知道這種論述的自由度非常大
以至於每一個結論都合理
例如認為台灣不應該激怒大陸
或者是台灣應該要伸張主權合縱連橫這些都有道理。
我最主要想看有強鄰在隔壁下的歷史現實。
先講結論,再提論述
我認為台灣其實有幾種選項
一個就是在前一陣子曾經流行過一陣子的芬蘭化
講的白話一點就是在沒被征服的狀況下,限縮自己的主權。
舉例來說像是現在蔡英文當選總統,中國不滿意
我們就要做一些調整,重選或者限縮蔡英文的權利
例如行政院長由中國指派
就是這樣的一個芬蘭化或香港化的過程
可以讓中國認為沒有侵略台灣的必要性。
但所有的歷史在應用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到時空背景
基本上芬蘭的這個策略或政治選擇
之所以會被認為是成功的
是在短短可能50年的時間,蘇聯就垮台了
芬蘭又奪回了完整的主權。
但以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
要說中國目前政體要這麼快的倒台我覺得過於樂觀。
第二個則是戰略地位的不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美,蘇的冷戰對抗是主要的主軸
而實際上蘇聯所侵略的所有東歐土地,
幾乎都是在1940那陣子跟德國簽訂停戰所拿下的
另外一些是二戰打回德國順勢佔領的
所以戰後如果蘇聯侵略芬蘭等於是去挑動英美聯盟的神經
所以芬蘭侵略的成本可能高於蘇聯的利益
另外可能是非刻意的
芬蘭形成像是香港對中國一樣的地位
成為西方可以與蘇聯這個大國進行商業交往的一個門戶
而這樣的交往越多,芬蘭的安全就越高
而另一點是
俄國在1940年的冬季戰爭已經試過了攻打芬蘭
俄羅斯也是慘勝,他們付出的代價可能不少。
所以這邊我們分不清楚是芬蘭願意部分限縮主權,
以及進行軍事方面的合作來維持和平。
還是純粹美國,蘇聯的整體冷戰平衡,以至於芬蘭是和平的
這兩者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換回來台灣,
我認為同樣的是在現今美國,中國對抗的主軸當中
進攻台灣或許會挑動美國神經。
但蘇聯並不主動將芬蘭視為國家的一部分
所以在芬蘭大方向是在中立的狀況,除非有特別的利益
理論上是不會被蘇聯攻打。
但中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就算實際上沒有特別的利益,台灣還是有可能會被攻打
而台灣也沒有像是芬蘭一樣有這種作為西方,蘇聯交往的門戶
所以其實台灣要保持自己不被攻打,
比芬蘭要更困難
我們要犧牲的主權,其實要比芬蘭還要大
才能達到一樣的保持和平的效果。
而要大到什麼程度,一國兩制應該是基本的要達到的門檻。
第二個如果台灣沒被現在的中國政府實際攻打過
就沒有機會證明是不是難啃的骨頭
也就是冬季戰爭的存在實際上是芬蘭化策略的成功基石,
所以即使限縮台灣的主權,我覺得也不見得能把戰爭的可能大幅降低。
至於台灣的一大部分人直覺地認為
不激怒中國,中國就不會攻打我們
這個從歷史上就更加不現實,
像是荷蘭在二戰初期一直跟德國示好
想要保持中立,甚至有點幫助德國
但德國為了戰略需要要繞道荷蘭攻打法國
就順手把荷蘭佔領了,
所以戰不戰爭,跟示好的關係不大
那麼激怒呢?
激怒倒可能增加戰爭的機率
像是南北韓韓戰前,南北韓中間的衝突加大
但這種激怒是已經到小型交火的程度,
台灣與中國隔一個海峽,這種的衝突不太可能發生
但宣告獨立應該是一個很明顯的激怒
所以在外交上避免這一個最後步驟,我認為是合理的。
但譬如在國際場合上使用台灣這個字又屬於那個種類?
這就比較難以區分
因為激怒是很主觀的,而除非台灣一直限縮主權
過去我們是在名子上限縮,譬如中華台北
但只要我們不進一步限縮其他方面的主權,
中國要主觀的被激怒,就會被激怒
譬如我們成功的加入某個國際組織
或者以台灣的名義參加某些活動。
所以是應該避免激怒中國,但也不用太刻意去討好
因為就連限縮主權都沒有用了,何況是討好這樣的狀況
記得2004無法進去WHO的狀況嗎?
最後一個選項也是現在台灣的政策主軸
就依賴美國外援,
話說回來就以當初芬蘭的例子來講,最後英美聯軍並沒來救援
只不過現在中美的競爭是主軸
台灣相對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所以我們只能講美國會來救援的機率比較高。
第二個台灣也不能放棄軍備或國防,
不論是南韓,荷蘭,芬蘭的軍力都特別弱勢
可以說順手就滅掉了。
但一旦軍備比較相對比較強,被攻打的機率就比較低一些。
所以總結來說我們的選擇就可以是在和平時期先縮減主權
避免戰爭一定的可能性
但這個步驟會使美國救援的可能性降為零。
第二個選擇就是現狀
因為這些都是機率,無法事前精確預測
自然也沒辦法說哪個比較好。
但有些人的前提就是最大避免戰爭
我也認可這樣的前提條件,因為只要隨手去翻任何戰爭
平民幾乎都會很慘。
所以他們認為縮減主權就縮減主權,更不用提一些更不嚴重的狀況
但同樣這個前提並沒法完全避免戰爭發生
所以這個選項也無法滿足這個前提。
然後他又會照成我們的現狀下,沒有被攻打的情況下就要限縮主權
也不能說不合理,但不是多數人會做的選擇。
所以可以理解為何這並非主流的民意。
第二個就是提高自己的準備,然後期待美國可能會為了他的利益來救援
但她不會為了台灣自己的利益來救援這一點也是要看清楚的。
而即使以最大程度降低戰爭的機率來說
限縮主權也不見得比自立加上美國結盟好
主要是因為限縮主權就會隔絕美國來台援助的可能性
很難說兩個誰的效果比較好
美國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但中國更不是個可靠的對象
而台灣身為在重要戰略地位中的小國
其實天生就是不太幸運的事。
我試著做的是在一個歷史的相似性來陳述
而一般最喜歡的是一些假設下的邏輯推演
這方面的論述很多,
我不是很喜歡,因為投資過程經驗當中
我知道這種論述的自由度非常大
以至於每一個結論都合理
例如認為台灣不應該激怒大陸
或者是台灣應該要伸張主權合縱連橫這些都有道理。
我最主要想看有強鄰在隔壁下的歷史現實。
先講結論,再提論述
我認為台灣其實有幾種選項
一個就是在前一陣子曾經流行過一陣子的芬蘭化
講的白話一點就是在沒被征服的狀況下,限縮自己的主權。
舉例來說像是現在蔡英文當選總統,中國不滿意
我們就要做一些調整,重選或者限縮蔡英文的權利
例如行政院長由中國指派
就是這樣的一個芬蘭化或香港化的過程
可以讓中國認為沒有侵略台灣的必要性。
但所有的歷史在應用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到時空背景
基本上芬蘭的這個策略或政治選擇
之所以會被認為是成功的
是在短短可能50年的時間,蘇聯就垮台了
芬蘭又奪回了完整的主權。
但以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
要說中國目前政體要這麼快的倒台我覺得過於樂觀。
第二個則是戰略地位的不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美,蘇的冷戰對抗是主要的主軸
而實際上蘇聯所侵略的所有東歐土地,
幾乎都是在1940那陣子跟德國簽訂停戰所拿下的
另外一些是二戰打回德國順勢佔領的
所以戰後如果蘇聯侵略芬蘭等於是去挑動英美聯盟的神經
所以芬蘭侵略的成本可能高於蘇聯的利益
另外可能是非刻意的
芬蘭形成像是香港對中國一樣的地位
成為西方可以與蘇聯這個大國進行商業交往的一個門戶
而這樣的交往越多,芬蘭的安全就越高
而另一點是
俄國在1940年的冬季戰爭已經試過了攻打芬蘭
俄羅斯也是慘勝,他們付出的代價可能不少。
所以這邊我們分不清楚是芬蘭願意部分限縮主權,
以及進行軍事方面的合作來維持和平。
還是純粹美國,蘇聯的整體冷戰平衡,以至於芬蘭是和平的
這兩者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換回來台灣,
我認為同樣的是在現今美國,中國對抗的主軸當中
進攻台灣或許會挑動美國神經。
但蘇聯並不主動將芬蘭視為國家的一部分
所以在芬蘭大方向是在中立的狀況,除非有特別的利益
理論上是不會被蘇聯攻打。
但中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就算實際上沒有特別的利益,台灣還是有可能會被攻打
而台灣也沒有像是芬蘭一樣有這種作為西方,蘇聯交往的門戶
所以其實台灣要保持自己不被攻打,
比芬蘭要更困難
我們要犧牲的主權,其實要比芬蘭還要大
才能達到一樣的保持和平的效果。
而要大到什麼程度,一國兩制應該是基本的要達到的門檻。
第二個如果台灣沒被現在的中國政府實際攻打過
就沒有機會證明是不是難啃的骨頭
也就是冬季戰爭的存在實際上是芬蘭化策略的成功基石,
所以即使限縮台灣的主權,我覺得也不見得能把戰爭的可能大幅降低。
至於台灣的一大部分人直覺地認為
不激怒中國,中國就不會攻打我們
這個從歷史上就更加不現實,
像是荷蘭在二戰初期一直跟德國示好
想要保持中立,甚至有點幫助德國
但德國為了戰略需要要繞道荷蘭攻打法國
就順手把荷蘭佔領了,
所以戰不戰爭,跟示好的關係不大
那麼激怒呢?
激怒倒可能增加戰爭的機率
像是南北韓韓戰前,南北韓中間的衝突加大
但這種激怒是已經到小型交火的程度,
台灣與中國隔一個海峽,這種的衝突不太可能發生
但宣告獨立應該是一個很明顯的激怒
所以在外交上避免這一個最後步驟,我認為是合理的。
但譬如在國際場合上使用台灣這個字又屬於那個種類?
這就比較難以區分
因為激怒是很主觀的,而除非台灣一直限縮主權
過去我們是在名子上限縮,譬如中華台北
但只要我們不進一步限縮其他方面的主權,
中國要主觀的被激怒,就會被激怒
譬如我們成功的加入某個國際組織
或者以台灣的名義參加某些活動。
所以是應該避免激怒中國,但也不用太刻意去討好
因為就連限縮主權都沒有用了,何況是討好這樣的狀況
記得2004無法進去WHO的狀況嗎?
最後一個選項也是現在台灣的政策主軸
就依賴美國外援,
話說回來就以當初芬蘭的例子來講,最後英美聯軍並沒來救援
只不過現在中美的競爭是主軸
台灣相對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所以我們只能講美國會來救援的機率比較高。
第二個台灣也不能放棄軍備或國防,
不論是南韓,荷蘭,芬蘭的軍力都特別弱勢
可以說順手就滅掉了。
但一旦軍備比較相對比較強,被攻打的機率就比較低一些。
所以總結來說我們的選擇就可以是在和平時期先縮減主權
避免戰爭一定的可能性
但這個步驟會使美國救援的可能性降為零。
第二個選擇就是現狀
因為這些都是機率,無法事前精確預測
自然也沒辦法說哪個比較好。
但有些人的前提就是最大避免戰爭
我也認可這樣的前提條件,因為只要隨手去翻任何戰爭
平民幾乎都會很慘。
所以他們認為縮減主權就縮減主權,更不用提一些更不嚴重的狀況
但同樣這個前提並沒法完全避免戰爭發生
所以這個選項也無法滿足這個前提。
然後他又會照成我們的現狀下,沒有被攻打的情況下就要限縮主權
也不能說不合理,但不是多數人會做的選擇。
所以可以理解為何這並非主流的民意。
第二個就是提高自己的準備,然後期待美國可能會為了他的利益來救援
但她不會為了台灣自己的利益來救援這一點也是要看清楚的。
而即使以最大程度降低戰爭的機率來說
限縮主權也不見得比自立加上美國結盟好
主要是因為限縮主權就會隔絕美國來台援助的可能性
很難說兩個誰的效果比較好
美國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但中國更不是個可靠的對象
而台灣身為在重要戰略地位中的小國
其實天生就是不太幸運的事。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什麼是真正的堅強
最近因為一些事,我在想這個問題,
我會覺得真正的堅強是不受外界的影響。
不只是事情,而且更是對他人。
我覺得這是我對堅強的最好定義。
但重點來了,這樣不就是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的人。
某個角度來說,這確實沒錯,我行我素的人更是堅強。
但界限在那裡?所以佛教引入了一個概念叫做慈悲,就是像媽媽對小孩的痛苦感同身受一樣,我們會感受到他人的苦痛,因此我行我素就有了界限。
慈悲這個概念非常非常實用,是因為他還可以做用在自己身上,因為慈悲,所以可以接受完整真實的自己,勇於做自己接受自己也是一種堅強。
所以一種決然獨立的概念與慈悲形成一種完美的正向循環,也是我心中最堅強的模樣。
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精神病殺警案的經濟分析
這件事近期很受觀注,相關的議論也很多。
然而跟大多事情一樣,不是從情感上代位出發,就是從道德出發,就是從法理出發,這些分析有他們的價值,但經濟分析相對客觀,可討論與操作性都比較強,我更偏好這樣的分析方式,也借此拋磚引玉。
法律處罰對社會的一個效果主要在事前阻止犯罪,
這是為什麼法理上這種無法辨識犯案後的後果不罰的理論原則。
但不只是這樣,藉由關押,或死刑也是去隔離犯罪者,讓他們不會再傷害社會,
所以對社會來說這邊等於要衡量剝奪個人自由的成本,以及對於社會成本中間的權衡。
中間有一個重點是犯案後的犯案率,以李偉如的論文對所有包含竊盜的再犯率是11%,
我找不到其他資料,就用這個來代替這個經神病幻再殺人的機率是。
所以問題在經濟分析上就變成問把這個病人關起來幾年的成本是否小於未來10%的未來再犯成本。
如果這是一個單純的數學問題,然後假設人命的成本至少等於關押至死的成本,那麼以這個角度來說,以70年壽命來看,關個7年以上都不會太過。
但更重要的是坐完牢,也做了該做的治療,
再犯的機率會降低嗎?
我認為要分兩個狀況看,若是病沒好,
我認為再犯機率一樣高,
這可能也是現行法條以治療而非懲罰為主的來由。
但在上述同一篇論文裡,精神病人在治療中再犯的機率有5成,畢竟不是關起來,不能真正限制行動。
所以我認為現行以治療為主的法律是不足夠的
沒有考慮到隔絕病人再犯的正面意義。
所以我認為以7年的坐牢與治療為基礎,
然後醫生判斷是否以痊癒或者
再犯率顯著降低,不然就再關,每年評估,
我認為是更好的作法.
不過只要牽扯到機率事實上問題就會變成很複雜。
因為換個角度也有高達九成這樣大宗的機率,
這個精神病人不會再犯,那
麼在這個未來在一段時間治療後放出來似乎是正確的,何況法律的原則就是無罪推定,不然就會像關鍵報告那樣。
但在那個11%的不小機率的未來,那個被殺死的另個人的生命與家屬又如何?
我們發現這還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而重點就在機率兩字,
到最後還是要照直覺與情感回答,例如要不要動一個有10%死亡率的手術,
但至少我們有一個相對客觀有邏輯的方式來分析這個問題。
並且把這個問題簡化到最後一步類似上述動手術的案例的呈現,這樣應該可以形成更容易,且合理的共識。
以我自己,雖然也是一種直覺,情感,經驗上的回答,我不會接受3%以上的風險,
所以並非要懲罰誰,而是他帶給社會太高的風險
正如我們對歸國人士進行隔離,並非懲罰。
也就是除非這個精神病人的狀況好轉,而致使再犯案率夠低,才是我能接受的成本。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肺炎疫情與二戰的相似度
除了西班牙流感外,很容易我們會覺得這次的肺炎疫情是前所未有的事件。
但實際上我認為他與二戰的相似度非常的大。
二戰時德軍在初期征服比利時,荷蘭,與法國的速度差不多就在一年之內
如果把疫情代換成德軍可以發現沒有什麼違和的地方
都帶給世界實質,而且極度的恐慌、傷害與死亡。
而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股市落底在歐洲快速陷入納粹手中之後
敦克爾克大撤退附近
美國股市落底在日本偷襲後的中途島之站附近
其實都是非常悲觀的時候,而帶有一點小小勝利(當時的氣氛不會覺得是勝利)
而這次的疫情美國股市落底也在這種悲觀的時刻
疫情快速攀升到全世界(或者說美國)
然後對於經濟有影響的居家與隔離措施實施之後
最壞的效果像初次失業救濟大增百萬人這種消息出爐的時候股市落底
二戰股市落底之後還是有戰敗,空襲等等的壞消息
但是後面這些消息已經被適應,或者說沒有之前的這麼壞
就像現在還是有在增加案例與死亡,但速度在趨緩,
而二戰在這個股市低點之後的不停上升幅度高達四成。
但跟戰爭不一樣的是,疫情可以說沒有經濟的刺激效果,
因為戰爭同時吸納了就業人數
以及為戰爭服務的工業,可以說戰爭基本上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完美經濟方案
肺炎幾乎沒有類似的效果存在,
所以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S&P 500指數低點之後上升就在28.6%。
所以假設真的疫情解除,經濟活動恢復
在短暫的慶祝動能過後,
在二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美國又漲了一年,漲幅29%
如果現在發生這樣的行情,就會像有些人預測的v型反轉。
但深入去看這個狀況,是在反應美國從戰時經濟
回過來重回到更有效率的正常經濟活動所產生的效果
但我們現在疫情減緩的層面,多數在旅遊,航空,餐廳這些服務業
譬如電子產品還是照常製造照常消費
這與二戰戰時經濟整體不能製造,也不能購買的落差很龐大
所以我認為整個落差是以倍數在相差
所以目前如果疫情真的迎來結束我想或許10%,三個月這樣的行情。
但在那之後會迎來了典型的經濟重新恢復的通膨狀態
然後是過度資源投入供給的通縮狀態
我認為這次或許也會發生類似供應鏈的衝擊
但不會這麼劇烈,一、二戰後的通膨高達20%,然後相對應的通縮
然而這種通膨跟通縮背後的供應鏈調整對經濟不是好事
股市也會因此受到衝擊
美股在1942年中低點後,整個戰爭期間股市都一路上升
就是因為剛剛說的戰爭的刺激效果,
在1946年達到高點,開始回檔
一直到戰後通縮結束,1949年物價開始上升股價才落底
或許疫情結束後也會有一樣的軌跡與節奏,
然後再跟經濟本身的節奏融合在一起就是未來可能的模樣。
但實際上我認為他與二戰的相似度非常的大。
二戰時德軍在初期征服比利時,荷蘭,與法國的速度差不多就在一年之內
如果把疫情代換成德軍可以發現沒有什麼違和的地方
都帶給世界實質,而且極度的恐慌、傷害與死亡。
而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股市落底在歐洲快速陷入納粹手中之後
敦克爾克大撤退附近
美國股市落底在日本偷襲後的中途島之站附近
其實都是非常悲觀的時候,而帶有一點小小勝利(當時的氣氛不會覺得是勝利)
而這次的疫情美國股市落底也在這種悲觀的時刻
疫情快速攀升到全世界(或者說美國)
然後對於經濟有影響的居家與隔離措施實施之後
最壞的效果像初次失業救濟大增百萬人這種消息出爐的時候股市落底
二戰股市落底之後還是有戰敗,空襲等等的壞消息
但是後面這些消息已經被適應,或者說沒有之前的這麼壞
就像現在還是有在增加案例與死亡,但速度在趨緩,
而二戰在這個股市低點之後的不停上升幅度高達四成。
但跟戰爭不一樣的是,疫情可以說沒有經濟的刺激效果,
因為戰爭同時吸納了就業人數
以及為戰爭服務的工業,可以說戰爭基本上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完美經濟方案
肺炎幾乎沒有類似的效果存在,
所以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S&P 500指數低點之後上升就在28.6%。
所以假設真的疫情解除,經濟活動恢復
在短暫的慶祝動能過後,
在二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美國又漲了一年,漲幅29%
如果現在發生這樣的行情,就會像有些人預測的v型反轉。
但深入去看這個狀況,是在反應美國從戰時經濟
回過來重回到更有效率的正常經濟活動所產生的效果
但我們現在疫情減緩的層面,多數在旅遊,航空,餐廳這些服務業
譬如電子產品還是照常製造照常消費
這與二戰戰時經濟整體不能製造,也不能購買的落差很龐大
所以我認為整個落差是以倍數在相差
所以目前如果疫情真的迎來結束我想或許10%,三個月這樣的行情。
但在那之後會迎來了典型的經濟重新恢復的通膨狀態
然後是過度資源投入供給的通縮狀態
我認為這次或許也會發生類似供應鏈的衝擊
但不會這麼劇烈,一、二戰後的通膨高達20%,然後相對應的通縮
然而這種通膨跟通縮背後的供應鏈調整對經濟不是好事
股市也會因此受到衝擊
美股在1942年中低點後,整個戰爭期間股市都一路上升
就是因為剛剛說的戰爭的刺激效果,
在1946年達到高點,開始回檔
一直到戰後通縮結束,1949年物價開始上升股價才落底
或許疫情結束後也會有一樣的軌跡與節奏,
然後再跟經濟本身的節奏融合在一起就是未來可能的模樣。
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過度使用QE及長期公債的負利率最後將導致貨幣緊縮
從08年開始,QE就進入了整個經濟,股市的主軸之中。
美國為主的大經濟體開始使用量化寬鬆
不只是抌救經濟危機,還要刺激經濟比較快一點增長。
這邊不想用一種道德正確的方式
來說這樣子必定有天會無效,或者是照成更嚴重的後果
雖然確實是這樣,可是剛剛提的一種論述是一種沒什麼依據的結論
但卻是很常被使用的分析方式。
事實上如果看數據我們會發現,因為央行大買債券的公開市場操作
已經深深嵌入現在的經濟體系當中,而經濟體對這樣的操作就越依賴
這個速度是加速的,
意思就是說央行的寬鬆不用退場,只要降低購買金額
以數學化的方式來表達是只要資產的增速減緩
就會造成貨幣的增速下滑,
進而使得央行在一個看來沒什麼危機的經濟時期,依然要進行量化寬鬆。
以FED為例
2011到2018年底,m1的增速也是一直不停往下
而這整段時間,資產是增加的趨勢
而M2也是一樣的趨勢,所以不再複述。
2013年初的資產年增率是-0.02%,年底加速到38%
但最狹義的貨幣M1增速只有從2013年9月的8.7%上升到2014年6月的12%
相對的在2010年的時候資產年增率是從4%上升到24%
貨幣增速是從1.8%上升到2011年的22.5%,
我們發現FED資產上升這個效果在遞減
而2012年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
因為當年德國1年,三年公債曾短暫的變為負利率
而在那之後不論歐洲,美國貨幣增速都是在遞減
負利率的狀況,將會使這個資產增速對貨幣影響更小。
因為當負利率,民間就持有更少的公債
負利率,現金就會變得更加的有價值,使得民眾更喜歡持有貨幣。
增加資產,進入貨幣增速的速度變慢,
所以小結來說經濟體受到了資產增速對貨幣增速的效果減少
也就是本身QE的邊際效用遞減
所以fed唯一的選擇就是增加購買公債的力度
才有可能提升貨幣增加的速度,這也是現在在發生的事情,
所以在可見的未來我們可能可以見到十年美國公債的負利率出現。
我們可以從歐洲的數據看到
我們發現歐洲有超過美國的貨幣增速,
但通膨卻是比較低的,
這些都可以當作負利率以及過度擴張央行資產的作用。
所以過度使用寬鬆貨幣政策最終反過來帶來貨幣緊縮,
而貨幣的緊縮正好是QE所帶來的反效果。
會帶來通貨緊縮以及經濟衰退
上一次美國有這樣的貨幣與通貨緊縮就是在1930年
而這一切都會在最大的美國長期公債也變成負利率的時候
量化寬鬆想避免的狀況,正是他最後會產生的後果。
美國為主的大經濟體開始使用量化寬鬆
不只是抌救經濟危機,還要刺激經濟比較快一點增長。
這邊不想用一種道德正確的方式
來說這樣子必定有天會無效,或者是照成更嚴重的後果
雖然確實是這樣,可是剛剛提的一種論述是一種沒什麼依據的結論
但卻是很常被使用的分析方式。
事實上如果看數據我們會發現,因為央行大買債券的公開市場操作
已經深深嵌入現在的經濟體系當中,而經濟體對這樣的操作就越依賴
這個速度是加速的,
意思就是說央行的寬鬆不用退場,只要降低購買金額
以數學化的方式來表達是只要資產的增速減緩
就會造成貨幣的增速下滑,
進而使得央行在一個看來沒什麼危機的經濟時期,依然要進行量化寬鬆。
以FED為例
2011到2018年底,m1的增速也是一直不停往下
而這整段時間,資產是增加的趨勢
而M2也是一樣的趨勢,所以不再複述。
2013年初的資產年增率是-0.02%,年底加速到38%
但最狹義的貨幣M1增速只有從2013年9月的8.7%上升到2014年6月的12%
相對的在2010年的時候資產年增率是從4%上升到24%
貨幣增速是從1.8%上升到2011年的22.5%,
我們發現FED資產上升這個效果在遞減
而2012年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
因為當年德國1年,三年公債曾短暫的變為負利率
而在那之後不論歐洲,美國貨幣增速都是在遞減
負利率的狀況,將會使這個資產增速對貨幣影響更小。
因為當負利率,民間就持有更少的公債
負利率,現金就會變得更加的有價值,使得民眾更喜歡持有貨幣。
增加資產,進入貨幣增速的速度變慢,
所以小結來說經濟體受到了資產增速對貨幣增速的效果減少
也就是本身QE的邊際效用遞減
所以fed唯一的選擇就是增加購買公債的力度
才有可能提升貨幣增加的速度,這也是現在在發生的事情,
所以在可見的未來我們可能可以見到十年美國公債的負利率出現。
我們可以從歐洲的數據看到
我們發現歐洲有超過美國的貨幣增速,
但通膨卻是比較低的,
這些都可以當作負利率以及過度擴張央行資產的作用。
所以過度使用寬鬆貨幣政策最終反過來帶來貨幣緊縮,
而貨幣的緊縮正好是QE所帶來的反效果。
會帶來通貨緊縮以及經濟衰退
上一次美國有這樣的貨幣與通貨緊縮就是在1930年
而這一切都會在最大的美國長期公債也變成負利率的時候
量化寬鬆想避免的狀況,正是他最後會產生的後果。
訂閱:
文章 (Atom)